| 名称 | 参红酒 |
| 来源 | 《甘肃中医》 |
| 原料 | 丹参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50%乙醇500毫升。 |
| 制作 | 将上药共研末,置入50%乙醇中,密闭,浸泡1个月以上即可取用。 |
| 用法 | 外用。①用于预防:每2~3小时翻身,在骨骼隆起受压处,涂擦药液1次,3~5分钟后用滑石粉外敷。②用于治疗:早期(即淤血红润期),每日涂擦4~6次。对水疱或者皮肤已溃烂期(即褥疮期),在其周围,每日涂擦药液6~8欢,保持疮面清洁,同时用棉圈保护疮面,防止局部再次受压。 |
| 禁忌 | 尚不明确。 |
| 功效 | 祛淤活血,行气通络。(褥疮。) |
养生之道养生知识大全,中医保健与食疗方法
| 名称 | 参红酒 |
| 来源 | 《甘肃中医》 |
| 原料 | 丹参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50%乙醇500毫升。 |
| 制作 | 将上药共研末,置入50%乙醇中,密闭,浸泡1个月以上即可取用。 |
| 用法 | 外用。①用于预防:每2~3小时翻身,在骨骼隆起受压处,涂擦药液1次,3~5分钟后用滑石粉外敷。②用于治疗:早期(即淤血红润期),每日涂擦4~6次。对水疱或者皮肤已溃烂期(即褥疮期),在其周围,每日涂擦药液6~8欢,保持疮面清洁,同时用棉圈保护疮面,防止局部再次受压。 |
| 禁忌 | 尚不明确。 |
| 功效 | 祛淤活血,行气通络。(褥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