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武子暄
“带着文明出行,注意言行举止,自己也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一道美景。”如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氛围日益浓厚,全市各单位各行业均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创建活动中。
镜头一
公交车上:让一个座 传递文明 收获快乐
“姑娘,你是不是不太舒服,来这儿坐吧。”近日,市民杨女士乘坐21路公交车途经内蒙古医院站点时,看见上来一位年轻的姑娘一只手上缠着纱布,另一只手拎着装满药品的袋子,虽然戴着口罩但能看出来很是疲惫,杨女士连忙起身让座。
因为一个暖心的举动,让出行变得更美好,“给需要的人让了座,很开心。”杨女士坦言,平日里很多人都知道要给老年人、孕妇以及腿脚不便的人让座,而很少关注年轻群体,年轻人即使身体不适也不会主动向司机说明。给他们让个座,也是一种关怀。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都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又同坐了一趟车,也是一种缘分。
镜头二
人行道上:弯一下腰 拾起文明 路畅心也宽
日前,家住赛罕区颐和家园的陈大爷在小区外散步,看到路边有个烟头,随即弯腰捡起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每天,陈大爷都喜欢去附近的小公园锻炼身体,一路上如果看到有乱扔的垃圾,便会习惯性捡起,他说:“乱扔垃圾很不好,污染环境还危害健康。”快到小区门口时,陈大爷看到一辆共享单车歪歪扭扭地停在路边,十分影响路人通行,便将其抬到了不远处的指定区域。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陈大爷说,我们的城市在飞速发展,环境越来越好,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应该养成文明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尽己所能为城市增光添彩,毕竟道路宽了环境好了,来来往往的人们心情也舒畅。
镜头三
十字路口:守一条线 呵护文明 与安全一路相伴
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礼让行人蔚然成风,体现着文明的素质。近日,记者在呼伦贝尔南路与鄂尔多斯大街十字路口观察了30分钟。虽然正值交通高峰期,车流量比较大,行人也很多,但大多数机动车在通过斑马线时,基本都是缓慢行驶。正准备过马路的市民小雨告诉记者,以前过马路时常有车辆摁着喇叭与行人抢行,现在这种情况几乎遇不到了。“自从我市开展文明交通整治提升行动以来,我觉得现在的驾驶员素质又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小雨说。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几条路段发现,大部分机动车都能停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我驾车时,每当行至斑马线时,都会主动礼让,同时我也希望其他车主能够和我一样,把礼让行人当成一种驾车的习惯。”私家车车主赵先生说。
随着我市深入推进文明交通整治提升行动,市民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