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2022呼和浩特市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以四个“坚持”奋力开创首府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
充分发挥政协提案有效载体作用 努力推动提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提交议案 截止日期的决定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举行主席团第二次会议
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副秘书长名单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举行主席团第一次常务主席会议
政协委员分组审议市政协 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
砥砺奋进 迈步新征程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炯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开幕大会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以四个“坚持”奋力开创首府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2月9日,在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李炯受政协呼和浩特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对今后五年全市政协工作提出要求: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走在前、作表率”的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突出党建引领,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把服务实现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作为工作主线,坚持维护核心强引领、坚持集思广益助发展、坚持倾情履职惠民生、坚持凝心聚力促和谐,展现政协担当、彰显政协作为,奋力开创首府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局面。

报告在回顾过去四年的工作时,李炯表示,2018年以来,市政协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共识,为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突出主业,更好服务中心大局;坚持团结民主,广泛凝聚共同奋斗力量;坚持履职为民,齐心协力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强基固本,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水平。四年来,市政协开展各类协商议政活动42次、专项视察31次、专项民主评议11次,形成专题报告65份,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27件。征集提案2297件、立案2083件,主席会议成员督办重点提案58件,评选表彰优秀提案217件。深入群众开展界别活动134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2298条,编发316期。

李炯在报告中表示,今后五年是实施我市 “十四五”规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呼和浩特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也是首府政协事业大有可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时期。市政协将坚持党对政协的全面领导,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同时要把党建工作与履职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实现党建和履职互融共促,形成“党建+协商履职”“党建+委员工作站(室)”等具有时代特征、政协特点的工作品牌,发挥党建与履职“1+1>2”的最大效用;锚定中心工作,推动政协各项履职工作服从服务大局。紧扣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作出的总体部署,为实现争创“三个城市”、打造“四个区域中心”、推动融入“四大经济圈”、建设 “五宜城市”、培育“六大产业集群”的目标任务添助力、聚合力、减阻力,确保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坚持人民至上,助力人民实现高品质生活。要自觉站稳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政治立场,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着力点,提升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履职实效;准确把握性质定位,提升专门协商机构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制度效能。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落实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和凝聚共识各项工作中,持续放大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机活力;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在凝聚共识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壮大主流思想,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把党的主张、党委决策部署转化为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汇聚起团结奋斗的正能量;坚持守正创新,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全市政协系统要坚持质量导向, 强化精品意识,以制度创新深化履职,以方法创新提升功效,促使政协工作出特色、提质效、创品牌,推动首府政协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3上一篇  下一篇4
呼和浩特日报社版权严正声明:
凡呼和浩特日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呼和浩特日报社
版权联系电话:6564069 656406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