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6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6座公交充电站向社会车辆开放

本报讯(记者 云艳芳)近年来,针对我市新能源电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但可供充电站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情况,2020年10月,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总公司与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呼和浩特青城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动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发展,助力绿色出行。

截至目前,青城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成6座充电站,共有111个充电桩,分别位于呼市金川汇金道公共快充站、呼市西南二环快速路公共快充站、呼市西二环公共快充站、武川和谐市场充电站、呼市聚源大酒店充电站和科尔沁充电站。私家车单车充电功率可达150千瓦,预计40分钟充满一辆车,2021年总充电量预计达718417度,相当于节省碳排放733吨,节油量319296升。

新能源电动车车主可微信扫码下载“特来电”App进行扫码充电,导航到最近的特来电充电站,并且会显示充电车位是否有空余。扫描终端上的二维码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支付订单结束充电。充电站全天24小时开放,部分电站还配备有休息室,休息室内有空调、热水器、自助售卖机等配套设施,为车主们提供舒适的充电休息场所。

据了解,这六个充电站充电费用标准根据电力供需和季节负荷特性,将每年1-5月、9-12月划分为大风季,6-8月划分为小风季,将每日用电划分为峰、谷、平时段,每年6-8月实施尖峰电价,大风季谷时电价大概是0.3318元/度。峰时电价最高,用户可尽量避开峰时充电,选择平时段和谷时段给车辆进行补电。如果用户大部分时间选择在谷时充电,再加上特来电App独有的会员体系,一辆车充满一次电约14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呼和浩特日报社版权严正声明:
凡呼和浩特日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日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呼和浩特日报社
版权联系电话:6564069 6564065
关闭